課文:「任意門」
夢裡,
看見了一大堆人站在一扇門前,我趕忙過去一探究竟,
喔!原來那個門是任意門,所以我就跟著他們一起去。
首先來到的地方是印度,看到了當地人正在跳舞,
第二站是日本,看到他們正在辦祭典,
第三站去的地方是美國,看到他們正在辦舞會,
第四站是夏威夷,看到他們正在跳草裙舞。
回到家之後,每一個人都非常開心,
阿嬤很開心,爸爸很開心,弟弟也很開心,
尤其是我,又叫又跳,連覺也睡不著,
一天到晚一直想著去別的國家的那一個奇幻的旅程...
首先得先說,
這是一篇非常長的感想文,
大概有破我個人寫作史的紀錄,
而且內容很嚴肅,所以請慎入。
這是某個週末無意間轉到的節目,
事實上步調慢,也沒什麼音樂,
一般人看了大概會想睡吧!
但是卻在我心中種下了很深沈的悲傷。
「說考不准哭」是描述一對父母離異的原住民兄弟,
生活困苦,三餐不繼,
還要照顧臥病在床的奶奶,
為了湊出營養午餐和註冊費,
兩人北上尋找爸爸的故事。
哥哥(烏瑪斯)生母早逝,
性格倔強、脾氣暴躁,
自幼由他照料家中老阿嬤及年幼的弟弟(比用)。
比用是烏瑪斯同父異母的弟弟,
天真活潑、好奇心強。
出發前,
哥哥對弟弟說:「好啦,帶你去,但是說好囉,不准哭!」
於是打破存錢筒,帶著所有的積蓄,
靠他們自己來到了台北。
由於不清楚父親在哪一個工地工作,
只能靠著雙腳,走遍一個一個的工地去問,
途中遇到一位家境不錯的蹺課國中女生瑄瑄,
她一方面因為叛逆期,另一方面因為感到有趣,
於是陪他們去每個工地詢問,還請他們吃漢堡,
最後也在她的協助下,找到父親工作的建設公司,
拿到了工地的地址。
搭乘計程車,她送他們到巷子口,
小哥哥為了對這位台北女生表示感謝,
於是將所有剩下的錢都給了她,
女生想婉拒,
但小哥哥堅持要她收下,還說:「我爸爸有錢!」
最後推辭不掉,還是收下了。
照理來說,故事到這邊應該是個happy ending,
但如果是這樣,又怎麼會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?
女生最後回到有父親關懷的溫暖的窩,
而男孩們到了工地,卻發現只有一片廢墟。
身無分文又走投無路的狀況下,
只能露宿街頭,
弟弟走了一整天的路,
又餓又冷,
哥哥便對弟弟說:「你在這裡等我,我去拿水給你喝,喝了就不會餓。」
但是哥哥從便利商店回來時,
弟弟卻不見了。
哥哥找遍所有可能的地方都找不到弟弟,
腦中響起課文「任意門」的內容:
「回到家之後,每一個人都非常開心,
阿嬤很開心,爸爸很開心,弟弟也很開心,
尤其是我,又叫又跳,連覺也睡不著,
一天到晚一直想著去別的國家的那一個奇幻的旅程...」
在寒冷的冬夜,
孤獨地坐在地下道望著冷清的入口,
盼望著弟弟小小身影的出現,
望著望著,
哥哥流下了無助的淚水。
鏡頭帶到地上報紙的一小塊,
因為年關將至,建築工人趕工不慎摔死,
盼家屬認屍。
也許有人看完之後,
只會覺得:不過是個悲劇嘛!人生到處都是悲劇。
或者認為我是個多愁善感的人。
其實就算四川地震的報導,
也不像這齣影片來得令我沈痛。
是啊,災禍、悲劇總是在發生的,
非洲那兒每天都有人餓死,
可是故事發生在周遭,震撼度是完全不一樣的。
雖說這種事情在漢人中也是有的,
但畢竟是少數,
在原住民的族群裡,卻是常態。
記得小學時,
我家隔壁搬來了一戶原住民,
有一對與我年齡相仿的小兄弟,
他們的父親時常不在,
突然有一天,連母親也不回來了,
哥哥踩著板凳煎了一盤菜脯蛋,
那就是他們倆全部的晚餐。
雖然我父母自小離異,
但當時的我,連碗都沒有洗過。
看到這齣戲,
讓我想起了他們,
當時年幼,
不懂得發生什麼事,
更不懂得幫助別人,
如今我已成年,
更應該對他人伸出援手。
上網搜尋原住民的公益團體,發現少之又少,
但就算捐錢給公益團體,
又能夠幫助原住民多少呢?
到底要怎麼做,才能有效這種悲劇再發生?
我想,政治才是最有效的方法吧!
目前政府針對原住民的福利措施,
最有印象的大概就是考試加分與低價出租國宅,
考試加分雖然有助於原住民的教育,
但也只是杯水車薪,
原住民教育問題的根源不是考試的能力,
而是家庭教育與經濟問題!
再者,低價出租國宅確實是個很實際的措施,
然而很多山區原住民的收入卻連國宅也租不起,
加上平地物價較高,對有經濟困難的原住民更是一大難題。
我把我的困擾告訴了友人死馬賴,
他提出幾項建議,雖不完美,卻有可取之處:
1.原住民小孩一律住校,以杜絕家長的不良影響。
2.成年原住民加入志願役,一來可減少競爭問題,
二來更是穩定收入,
三來相較於工地較無生命危險。
女性原住民則可擔任工廠作業員。
第一項建議的優點是可較有效避免家長的不良身教,
或家庭經濟問題影響課業,
當然要由社工師前往個案家中評估經濟狀況與、住校意願,
及家長的行為問題,
如確實屬低收入戶,政府理應補助住校費用。
此外,經費來源亦可結合公益團體,
成立專案帳戶,
以改善經費不足的問題。
第二項建議部分,自然是提供給失業或無固定收入之原住民,
但依舊需由專人評估,以免有鑽漏洞之慮。
原住民加入軍隊,相信對於山區救難工作有一定之幫助。
至於醫療衛生方面,我個人也有一點想法,
雖然不太成熟,但希望未來從事公職以此為目標。
醫療資源方面,
首先針對台灣各區醫療資源充沛性做調查,
以政策鼓勵民間企業至資源缺乏區建蓋醫院,
建醫院之貸款享優惠利率,
醫療資源較平均後,
可將社區居民健康維護,依據區塊發包給各醫院,
採總額預算制,如此各院為了節省醫療成本之增加,
會致力於疾病預防與健康促進,
若健康改善,看病機會便降低,
同時亦可改善低收入戶原住民生病所需之支出。
勞工安全衛生方面,
受顧勞工應一律加入勞保,
特別是建築工人、砂石車司機等高危險性工作,
業者若不遵守規定,視為草菅人命,加重罰款,
危險性高相對保險支出變大,
因此政府應增加對勞保局之補助。
而每位受雇勞工應至少有一位緊急聯絡人,
並且應留至少兩種聯絡方式,
一旦發生緊急事故,家屬才能即時知情並處理。
過去漢人來台受過原住民不少幫助,
如今卻有許多原住民不得不搬至山區過著艱難的生活。
他們和我們同在一塊土地成長、學習、工作,
是我們的親戚、朋友、鄰居、同學、同事,
比起美國人、日本人甚至大陸人都更親近得多,
幫助他人又如何能捨近求遠?
當政客打著本省、外省口水戰,挑撥族群分裂的同時,
能否關心一下這群無聲的、真正的台灣本地人呢?
愛台灣的話,為什麼要有族群的分別呢?
在這美麗的福爾摩沙寶島上,
每個人民都應該是政府的服務對象,
都應該不分男女、宗教、種族、階級、黨派,
一律享有幸福的權利。
不要再讓類似影片的故事發生了,
讓每個孩子都擁有幸福的笑容,
好嗎?
推薦閱讀
http://cgi.blog.roodo.com/comment#commentForm
參考引用: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FSsLpQGfEQU5vAP3.ooGScAqGQ--/article?
http://blog.xuite.net/uhoo/dc/17322035
http://blog.pixnet.net/LALAGO/post/17991938
[公告]
未經同意擅自用他人名義去搭訕人,
是非常不尊重他人的行為,
我希望這種事情不要再發生了。
- Jun 09 Mon 2008 09:02
觀後心得:說好不准哭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